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湖北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四川 | 重庆 | 贵州 | 云南 | 辽宁 | 吉林 | 广东 | 广西 |
上海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湖南 | 宁夏 | 海南 | 河南 | 黑龙江 | 西藏 | 陕西 | 青海 | 甘肃 | 新疆 | 内蒙古 | 深圳 |
本篇文章由会计继续教育网整理推荐: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中华会计网校继续教育讲义:投资风险管理
投资风险存在于任何投资项目中,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并往往会给投资活动的推进和投资收益的获得带来负面的影响。因此,关注投资风险,掌握投资风险管理的知识与技能,建立一套完善的投资风险管理机制是确保投资成功的关键。
第一节 概述
一、风险及风险管理
(一)风险的定义
到目前为止对于风险的定义,国内外学术界众说纷纭,并没有给出一个简易明了、大家一致认同的说辞。经济学家、风险理论学家、统计学家以及精算师,均有自己的风险观念。在理论上,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三种:第一种观点是把风险视为机会,认为风险越大可能获得的回报就越大,相应可能遭受的损失也越大;第二种观点把风险视为危机,认为风险是消极的事件,可能产生损失,这常常是大多数企业所理解的风险;第三种观点介于两者之间,也更为学术,认为风险是一种不确定性。在实务中,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对风险进行理解。一般来说,风险的定义主要可分为以下两种:
1.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这是一种主观的看法,着重于个人及心理状况。由于对未来事情的发生难以预测,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常会遭遇到许多的不确定性,令企业经营者产生恐惧、忧虑,使得企业经营的绩效降低。相反地,不确定性并非全是风险,也有充满希望的一面,为企业经营者带来希望、光明、迈向成功,获得盈利。因此,从主观观点而言,风险是指在一定情况下的不确定性,此不确定性意指:(1)发生与否不确定;(2)发生的事件不确定;(3)发生的状况不确定;(4)发生的后果严重性程度不确定。
2.事件遭受损失的机会。这是一种客观的看法,着重于整体及数量的状况。该观点认为风险是指在企业经营的各种活动中发生损失的可能性。例如某企业一年中遭受损失的概率介于0与1之间,若概率为0,即表示该企业的经营活动不会遭受损失;若概率为1,则该企业的经营活动必定会发生损失;若该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发生火灾损失的概率为0.5,则表示该企业遭受火灾损失的风险可能在未来的两年中发生一次。因此,企业经营活动损失的概率越大,风险也越大。
(二)风险的特征
风险具有客观性、普遍性、损失性、不确定性和可变性五种特征。
1.风险具有客观性。风险是不以企业意志为转移,独立于企业意志之外的客观存在。企业只能采取风险管理办法降低风险发生的频率和损失幅度,而不能彻底消除风险。
2.风险具有普遍性。在现代社会,个体或企业面临着各式各样的风险。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还会不断产生新的风险,且风险事故造成的损失也越来越大。例如,核能技术的运用产生了核子辐射、核子污染的风险;航空技术的运用产生了意外发生时的巨大损失的风险。
3.风险具有损失性。只要风险存在,就一定有发生损失的可能,这种损失有时可以用货币计量,有时却无法用货币计量。如果风险发生之后不会有损失,那么就没有必要研究风险了。风险的存在,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而且会造成生产力的破坏、社会财富的损失和经济价值的减少,因此个体或企业才会寻求应对风险的方法。
4.风险具有不确定性。风险是不确定的,否则,就不能称之为风险。风险的不确定性主要表现在空间上的不确定性、时间上的不确定性和损失程度的不确定性。
5.风险具有可变性。风险的可变性是指在一定条件下风险具有可转化的特性。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互相联系、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的,而任何事物都处于变动和变化之中,这些变化必然会引起风险的变化。例如科学发明和文明进步,都可能使风险因素发生变动。
(三)风险的分类
划分风险的类型,有助于更好地管理风险。企业面临的风险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种类。
1.按照产生的原因不同,风险可以划分为自然风险、社会风险、政治风险和经济风险
自然风险是指因为自然力的不规则变化而给人类的经济生活、物质生产和生命安全等带来损失的风险,例如,地震、水灾等。社会风险是指由于个人或团体的行为,对社会生产和人类生活造成损失的可能性,例如,盗窃、玩忽职守等。政治风险又称为国家风险,是指在对外投资和贸易过程中,因政治原因或者订约双方所不能控制的原因,投资者和债权人可能遭受损失的风险。经济风险是指在企业的经营活动过程中,由于受市场供求等各种关系的影响、经济贸易条件等因素变化的影响,或者经营决策的失误,导致经济上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2.按照产生的环境不同,风险可以划分为静态风险和动态风险
静态风险是指在经济条件没有变化的情况下,一些自然现象和人们的过失造成损失的可能性,例如洪水、人们的过失等。动态风险是指在经济条件变化的情况下,造成经济损失的可能性,例如价格水平的变化、技术水平的变化等。
静态风险和动态风险的区别在于:(1)损失不同。静态风险对于个体和社会来说,都是纯粹损失,而动态风险对于一部分人来说可能是损失,对于另一部分人来说却可能是获利。(2)影响范围不同。静态风险通常只影响少数个体,而动态风险的影响范围则比较广泛,往往还会产生连锁反应。(3)特点不同。静态风险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是可以预测的,而动态风险则缺乏一定的规律性。
3.按照损失的范围不同,风险可以划分为基本风险和特定风险
基本风险大部分是由经济、政治原因和自然灾害引起的,是非单个人行为引起损失的风险,是个人无法控制的原因引起损失的风险,一般来说,基本风险造成的损失比较大,影响的范围也比较广泛,基本风险既包括纯粹风险,也包括投机风险。特定风险主要是由于个人或单位疏于管理造成的,风险仅同某些特定的个人或单位相关。一般来说,特定风险属于纯粹风险,影响范围比较小。
4.按照风险的性质不同,风险可以划分为纯粹风险和投机风险
纯粹风险是指那些有损失机会而无获利可能的风险,例如自然灾害。投机风险是指那些既有损失机会,又有获利可能的风险,例如股票投资。投机风险是有可能转化为纯粹风险的,纯粹风险具有可保性,投机风险不具有可保性,保险公司承保纯粹风险,而不承保投机风险。
5.按分担的方式不同,风险可以划分为可分散风险和不可分散风险
可分散风险又叫非系统风险或公司特有风险,是指由发生在个别公司的特有事件而引起的风险,如罢工、新产品开发失败、诉讼失败等。这类事件是随机发生的,因而可以通过多角化投资来分散。
不可分散风险又叫系统风险或市场风险,是指由那些影响所有公司的因素而引起的风险,如战争、通货膨胀、经济衰退等。不可分散风险涉及所有的投资对象,不能通过多角化投资来分散。
(四)风险管理
1.风险管理的概念。风险管理是研究风险发生规律和风险控制技术的一门新兴管理科学,是指风险管理单位通过风险识别、风险衡量、风险评估和风险决策管理等方式,对风险实施有效控制和妥善处理损失的过程。风险管理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具有管理学的计划、组织、协调、指挥、控制等职能,同时又具有自身的独特功能。
风险管理的目标由两个部分组成:损失发生前的风险管理目标和损失发生后的风险管理目标,前者的目标是避免或减少风险事故形成的机会,包括节约经营成本、减少忧虑心理;后者的目标是努力使损失的标的恢复到损失前的状态,包括维持企业的继续生存、生产服务的持续、稳定的收入、生产的持续增长、社会责任。二者有效结合,构成完整而系统的风险管理目标。
2.风险管理的策略。由于风险的结果可能威胁到企业的生存,因此企业必须采取适当的风险管理策略进行风险管理。
(1)避免风险策略。任何经济单位对待风险的策略,首先考虑到的是避免风险。凡风险所造成的损失不能由该项目可能获得利润予以抵消时,避免风险是最可行的简单方法。例如不进行某项投资,就可以避免该项投资所带来的风险。但避免风险的方法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一是只有在风险可以避免的情况下,避免风险才有效果;二是有些风险无法避免;三是有些风险可能避免但成本过大;四是企业消极地避免风险,会使企业安于现状,不求进取。
(2)控制风险策略。经济单位在风险不能避免或在从事某项经济活动势必面临某些风险时,首先想到的是如何控制风险发生、减少风险发生,或如何减少风险发生后所造成的损失,即为控制风险。控制风险主要有两方面意思:一是控制风险因素,减少风险的发生;二是控制风险发生的频率和降低风险损害程度。要控制风险发生的频率就要进行准确的预测,要降低风险损害程度就要果断地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风险要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人类的知识及技术虽然已高度发展,但是依然存在诸多困难无法突破,因而无法达到完全控制风险和充分减少损失的目的。
(3)分散与中和风险策略。分散风险,主要指经济单位采取多角经营、多方投资、多方筹资、外汇资产多源化、吸引多方供应商、争取多方客户以分散风险的方式。中和风险,主要是指在外汇风险管理中所采用的决策,如采取减少外汇头寸、期货套期保值、远期外汇业务等措施以中和风险。
(4)承担风险策略。经济单位在既不能避免风险,又不能完全控制风险或分散、中和风险时,只能自己承担风险所造成的损失。经济单位承担风险的方式可以分为无计划的单纯自留或有计划的自己保险。无计划的单纯自留,主要是指对未预测到的风险所造成损失的承担方式;有计划的自己保险是指已预测到的风险所造成损失的承担方式,如提取坏账准备金等形式。
(5)转移风险策略。经济单位为了避免自己在承担风险后对其经济活动的妨害和不利,可以对风险采用各种不同的转移方式,如进行保险或非保险形式转移。现代保险制度是转移风险的最理想方式。如单位进行财产、医疗等方面保险,把风险损失转移给保险公司。此外,单位还可以通过合同条款规定,把部分风险转移给对方。
二、投资风险及其分类
(一)投资风险的概念
投资风险是风险现象在投资过程中的表现。具体来说,投资风险就是从作出投资决策开始到投资期结束这段时间内,由于不可控因素或随机因素的影响,实际投资收益与预期收益的相偏离。实际投资收益与预期收益的偏离,既有前者高于后者的可能,也有前者低于后者的可能;或者说既有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也有获得额外收益的可能,它们都是投资的风险形式。
投资总会伴随着风险,投资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风险,投资风险也会随着投资活动的进展而变化,投资不同阶段的风险性质、风险后果也不一样。投资风险一般具有可预测性差、可补偿性差、风险存在期长、造成的损失和影响大、不同项目的风险差异大、多种风险因素同时并存、相互交叉组合作用的特点。
(二)投资风险的分类
投资风险管理与控制的关键就是区分风险的类型,识别在投资过程中隐含了哪些风险。投资风险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按投资风险形成的原因划分为自然风险、社会风险、经济风险和技术风险
(1)自然风险。是指由于自然因素的不规则变化给投资主体造成的风险,如地震、洪水和台风等。
(2)社会风险。是指由于不可预知的个人行为或团体行为给投资主体带来的风险,如欺诈、盗窃、玩忽职守等。
(3)经济风险。是指投资活动中,由于经营管理不善或市场因素变化而引起的风险,包括经营风险、价格风险、利率风险和通货膨胀风险等。经济风险是市场的必然产物与固有现象,因而是投资风险管理的核心问题。
(4)技术风险。是指由于技术设计及管理不周而产生的风险,如系统故障、工程质量不达标或环境污染等引发的风险。
2.按投资风险的性质划分为纯粹风险和投机风险
(1)纯粹风险。是指不能带来获利机会、无获得利益可能的风险。纯粹风险只有两种可能的后果:即造成损失或不造成损失。纯粹风险造成的损失是绝对的,一般与自然力的破坏或人的行为失误有关。
(2)投机风险。是指既可能带来机会、获得利益,又隐含威胁、造成损失的风险。投机风险有三种可能的后果:造成损失、不造成损失和获得利益。投机风险如果使活动主体蒙受了损失,但全社会不一定也跟着受损失;反之,其他人有可能因此而获得利益。
3.按投资风险涉及的范围划分为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
(1)系统风险。是指由那些影响所有公司的因素而引起的风险,如战争、通货膨胀、经济衰退等。系统风险涉及所有的投资对象,不能通过多元化投资来分散,因此也称为不可分散风险或市场风险。例如,一家企业欲通过购买股票投资于另一家企业,不论其购买哪一家企业的股票,都要承担市场风险,因为在经济衰退时,各种股票的价格都会不同程度地下跌。
(2)非系统风险。是指由发生在个别公司的特有事件而引起的风险,如罢工、新产品开发失败、没有争取到重要合同、诉讼失败等。这类事件是随机发生的,因而可以通过多角化投资来分散,即发生于一家公司的不利事件可以被其他公司的有利事件所抵消,通俗的讲就是“将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要比放在一个篮子里被打碎的风险要小得多”,因此非系统风险也称为可分散风险或公司特有风险。
三、投资风险管理的概念、原则和程序
(一)投资风险管理的概念
投资风险管理是指通过风险识别、风险衡量、风险评价和风险应对,采用多种管理方法、技术和工具,对投资活动所涉及的各种风险实施有效的控制和管理,采取主动行动,尽量使风险事件的有利后果最大,而使风险事件所带来的不利后果降到最低,以最少的成本保证投资安全、可靠的实施,从而实现投资的总体目标。
投资风险管理的目标是控制和处理投资风险,防止和减少损失,减轻或消除风险的不利影响,以最低成本取得对投资安全的满意结果,保障投资的顺利进行。投资风险管理的目标通常分为损失发生前的目标和损失发生后的目标,两者构成了投资风险管理的系统目标。
(二)投资风险管理的原则
投资风险管理的首要目标是避免或减少投资损失的发生,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投资风险管理应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1.经济性原则。投资风险管理人员在制定风险管理计划时应以总成本最低为总目标,即投资风险管理也要考虑成本,以最合理、最经济的方式处置安全保障目标。这就要求投资风险管理人员对各种效益和费用进行科学分析和严格核算。
2.整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要求投资决策者要从投资整体上来考虑各项风险因素。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要对投资所涉及的全部内容有充分的了解和把握,深入分析影响整体投资的各项风险因素及各风险因素之间的互相关系,特别要对其所选择的特定投资品种风险的特殊性有全面的理解,全面预测投资期间这些风险因素变化可能造成的损失,充分考虑自己的最高风险承受能力,选择合适的投资对象,并采取合适的风险管理策略。同时,整体性原则要求投资风险管理不能局限于一时一事的风险,而应从投资的内容和时间的整体性上来把握风险因素及其变化。
3.全程管理原则。由于投资的不同阶段,具体的风险因素是不同的。因此,投资风险管理的另一个原则就是要求管理者必须时刻关注风险,针对不同的风险因素采用不同的风险管理方法。一般来说,投资风险管理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确定初始投资目标,目标确定,风险管理范围也随之确定;第二阶段确定相应投资策略,投资策略的每一步都与风险管理相关;第三阶段是操作过程中的风险管理。
(三)投资风险管理的程序
投资风险管理的程序主要包括投资风险的识别、投资风险的衡量、投资风险的评价、投资风险的应对和投资风险的监控。
1.投资风险的识别。投资风险的识别是投资风险管理的第一个环节,是对风险的感知和发现。投资风险识别需要管理人员在进行实地调查研究之后,运用各种方法对潜在的及存在的各种风险进行系统归类,并总结出企业投资项目面临的所有风险,它是投资风险衡量的前提与基础。
2.投资风险的衡量。投资风险的衡量是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通过对大量的、过去损失资料的定量分析,估测出风险发生概率和造成损失的幅度。投资风险的衡量以损失频率和损失程度为主要预测指标,并据此确定风险的高低或者可能造成损失程度的大小。
3.投资风险的评价。投资风险的评价是在风险衡量的基础上,对引发风险事故的风险因素进行综合评价,以此为根据确定合适的风险应对策略。投资风险评价的目的是为选择恰当的风险处理方法提供依据,风险评价也是风险管理部门对风险综合考察的结果。
4.投资风险的应对。在对投资风险进行衡量、评价以后,必须选择适当的应对风险的策略和方法,即根据风险评价选择风险应对策略。风险应对策略选择的原则是选择所付费用最小、获得收益最大的管理方法和策略。选择合适的投资风险应对策略,可以减少投资风险的发生,可以控制损失、降低损失。
5.投资风险的监控。投资风险的监控是通过对风险识别、衡量、评价和应对全过程的监视和控制,从而保证投资风险管理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它是风险管理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投资风险监控的主要任务有两个:一是跟踪已识别风险的发展变化情况;二是根据风险的变化情况调整风险管理的相关内容,并关注新增风险的应对。
四、投资风险管理思想的演变
人们对风险的管理,是从被动承担风险和简单回避风险开始的,只有当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后,人类才有能力主动地对各种“风险”进行“保险”和管理。随着风险管理实践的经验积累,人们又进一步通过风险分散、对冲或套期保值等技术来控制风险。由于认识到风险固有的“经济价值”,人们改变了风险态度,还会通过主动承担风险的方式来获取经济利益。时至今日,人们认识到风险因素间的相关性,已进入了一个对“风险”进行“全面化管理”的新阶段。
(一)传统的投资风险管理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很早就具备了对付风险的能力,风险管理可以追溯到人类文明的起源。比如原始人必须考虑的是山洞的牢固程度与投入的“劳动”程度,结构牢固的山洞更加安全,更有利于躲避风险。这是人类最早、最简单的风险管理实践,包含了风险管理的本质属性,它权衡了风险管理的收益与成本,至今仍然是风险管理的核心内容。
“保险”是人类进行风险管理实践中的一次大进步,是人类在对不确定性现象加深了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损失补偿的一种管理创新。保险的出现,使人们对风险的认识产生了一个飞跃,使风险管理的实践从经验积累走上了科学的道路,成为一门系统化、专门化的管理学科。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风险都适宜于进行“保险”,因此,保险方法在投资风险管理实践中并不常见,只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才出现所谓的“投资组合保险”,这也是对保险功能进行模仿的一种投资策略而已。一般来说,“纯粹风险”可以直接通过“保险”方式来规避,但“投机性风险”一定不是保险公司的业务,投资者只好通过风险分散、对冲等技术来管理。
通过分散、对冲与风险转移的方式来控制投资风险,仍然可以看作是传统的风险管理手段。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各国的汇率和利率管理制度发生了重大变化,浮动利率制度代替了此前的固定利率制度,利率管制被逐渐取消,汇率与利率风险增大。投资者为了更有效地管理风险,能方便地对冲或转移风险,需要有多样性的投资工具,致使金融衍生品层出不穷。衍生投资工具的出现为现代投资风险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用整体性的观点来看待并管理投资风险成为一种必然,这使得风险管理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二)现代风险管理的产生
从20世纪70年代早期的金融衍生工具不断产生及发展,一直到80年代金融业的国际化,投资机构或企业的组织机构中还缺乏真正的风险管理职能。1995年,英国一家具有200多年历史的巴林银行破产了,该事件以最明确和最“震动”的方式表明了不能有效监控机构所面临风险的后果。投资者特别是大型机构有必要了解其所面临的风险究竟有多大,并能对它开展“一体化的管理”。但是,在变化日趋迅速、复杂的今天,风险的识别与度量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好在风险管理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使人们开展“风险一体化管理”成为可能。
日益复杂的技术和通信手段在投资决策过程中的应用,还在投资领域产生了不可思议的创新浪潮,这股浪潮不仅带来了巨大的收益,也带来极其复杂的风险,这种发展向普通投资者、投资机构的风险管理人员和政府监管者都提出了新的挑战。现代风险管理越来越倾向于用复杂的统计和数学技术补充传统的风险管理技术,如相关性、波动性、随机模拟等,所有这一切都必将引起人们的投资风险管理观念产生深刻的变化。
第二节 投资风险的识别与衡量
一、投资风险的识别
投资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人员运用有关的知识和方法,系统、全面和连续地发现投资活动所面临的风险的来源、确定风险发生的条件、描述风险的特征并评价风险影响的过程。投资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首要步骤,只有全面、准确地发现和识别投资风险,才能衡量风险和选择应对风险的策略。
投资风险的识别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投资风险的识别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由于风险的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决定了投资过程中的风险都属于风险识别的范围;同时,为了准确、全面的发现和识别风险,需要风险管理部门和生产部门、财务部门等方面密切配合。(2)投资风险识别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一般来说,投资活动及其所处的环境随时都处在不断的变化中,所以,根据投资活动的变化适时、定期进行风险识别,才能连续不间断地识别各种风险。(3)投资风险识别是一个长期过程。投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它的发生是一个渐变的过程,所以在投资风险发展、变化的过程中,风险管理人员需要进行大量的跟踪、调查。对投资风险的识别不能偶尔为之,更不能一蹴而就。(4)投资风险识别的目的是衡量和应对风险。投资风险识别是否全面、准确,直接影响风险管理工作的质量,进而影响风险管理的成果。识别风险的目的是为衡量风险和应对风险提供方向和依据。
(一)投资风险的识别过程
投资风险识别活动的基本任务是将投资过程中可能面临的不确定性转变为可理解的风险描述,作为一项系统过程,风险识别有其自身的活动过程。
1.发现或者调查风险源。风险管理人员在识别投资活动所面临的风险时,最重要、最困难的工作是了解投资活动可能面临的风险的来源,如果不能识别投资活动所面临的潜在风险,风险因素聚集或者增加,就会导致风险事故的发生。在风险事故发生以前,发现引起风险事故的风险源,是投资风险识别的核心,因为只有发现风险源,才能有的放矢地选择风险应对策略,改变风险因素存在的条件。引起风险事故的风险源既有可能是物质方面的和经济方面的,也有可能是社会方面的和政治方面的,还有可能是法律方面的和操作方面的。
2.认知风险源。在识别了投资风险的风险源之后,风险管理人员需要对风险源进行认识、了解和测定,这是风险识别的关键。不同的风险管理人员,其认知风险源的能力和水平也是不同的。如果风险管理人员缺乏经验,对已经暴露的风险源视而不见,其结果就会导致本来可以避免的风险事故的发生。加强风险管理人员的教育和培训,提高风险管理人员认知风险源的能力,可以提高投资风险管理的水平,降低投资活动的损失。
3.预见危害。危害是造成投资损失的原因,危害不能用来指那些可能带来收益的原因,因为危害不仅具有损失的意义,而且也比损失的程度更大。尽管在不同的环境下,产生投资风险事故的形式不同,但是风险事故带来的危害却是大致相同的,即造成投资活动收益的减少。无论由什么风险因素引发的风险事故,都会产生比较大的损失,因此,投资风险识别的重要步骤是能够预见到危害,这样,才能将产生危害的条件消灭在萌芽状态。
4.重视风险暴露。重视风险暴露是投资风险识别的重要步骤。对于可能遭受损失的投资活动,都有风险暴露的可能,必须重视投资活动的风险暴露。重视风险暴露,就是重视风险因素与风险事故的关系。投资活动的风险暴露一般包括实物资产的风险暴露、无形资产的风险暴露、金融资产的风险暴露和责任风险暴露等。
(二)投资风险的识别方法
投资活动不同,其风险识别的方法就不同;投资活动的阶段不同,其风险识别的方法也就不同。为了更好地识别投资风险,风险管理部门往往首先获得具有普遍意义的风险管理资料,然后,运用一系列具体的风险识别方法去发现、识别投资风险。
投资风险识别的方法有很多种,主要有流程图法、财务报表分析法、现场调查法、事故树分析法和专家论证法等,这些识别投资风险的方法各具特色,又都具有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因此,在具体的投资风险识别中,需要灵活运用各种投资风险识别方法,及时发现各种可能引发风险事故的风险因素。
1.流程图法。流程图法是将风险主体即投资活动按照其工作流程以及各个环节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绘成流程图,并针对流程中的关键环节和薄弱环节调查风险、识别风险的方法。流程图法是识别投资活动面临潜在损失风险的重要方法,流程图可以帮助风险识别人员了解投资风险所处的具体环节、投资活动各个环节存在的风险以及投资风险的起因和影响。
绘制投资活动的流程图通常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调查活动的先后顺序,确定流程的起点和终点;(2)确定投资过程所经历的所有步骤,分清流程中的主要活动和次要活动,主要活动必须绘制在流程图中,有些次要活动可以不绘制在流程图中;(3)先绘制流程图的主体部分,再加入分支和循环。在绘制流程图时,应先将主要活动绘制出来并连接,最后再绘制出次要活动;(4)按照投资活动的顺序,将流程图连接。
图3-1列示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批流程。
使用流程图法识别投资风险具有一定的优势:首先,流程图法可以比较清晰地显示投资活动流程的风险,一般来说,投资活动的规模越大,流程图法识别风险就越具有优势;同时,流程图法强调活动的流程,而不寻求引发风险事故的原因,所以流程图法识别风险需要流程图解释的配合。但是,流程图法也有缺点:一是流程图法不能识别投资活动所面临的一切风险;二是流程图是否准确,决定着风险管理部门识别投资风险的准确性;三是流程图法识别投资风险的成本比较高。
2.财务报表分析法。财务报表分析法是通过一定的分析方法分析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相关的支持性文件,以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以此来识别投资活动的潜在风险。
利用财务报表分析法识别投资风险主要有三种方法:(1)趋势分析法。趋势分析法是根据风险管理单位连续两期或连续期的财务报表,将报表中的相同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确定指标的增减变动方向、数额和幅度,以反映风险管理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变动趋势,并对发展前景作出判断。(2)比率分析法。比率分析法是将财务报表中相关项目的金额进行对比,计算出相应的财务比率,通过比率之间的比较说明风险管理单位的发展情况、计划完成情况或者与同行业平均水平的差距。(3)因素分析法。因素分析法是依据分析指标和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从数量上确定各因素对指标的影响程度,主要包括差额分析法、指标分解法、连环替代法和定基替代法。
使用财务报表分析法识别投资风险时,需要借助一些财务指标,例如:投资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股票获利率和长期偿债能力等,这些财务指标是识别投资风险的重要依据。财务报表分析法的优点包括:(1)财务报表分析法能够识别投资活动的潜在风险。财务报表综合反映了一个单位的财务状况,投资活动的一些隐含风险,可以从财务报表中反映出来。(2)财务报表分析法识别的投资风险具有真实性。财务报表是基于风险管理单位容易得到的资料编制的,这些资料用于风险识别,具有可靠性和客观性的特点。(3)财务报表分析法可以为风险融资提供依据。风险单位的投资能力和投资水平会通过财务报表反映出来,这有助于风险管理单位预测风险管理投资后获得的安全保障水平,可以为风险投资和风险融资提供依据。但是,财务报表分析法识别投资风险也具有缺点:首先是专业性强,如果风险管理人员缺乏财务管理的专业知识,就无法识别投资风险;其次是财务报表分析法识别投资风险的基础是财务信息要具有真实性,如果财务报表不真实,就无法识别投资的潜在风险;最后是财务报表分析法识别投资风险需要财务信息具有全面性。
3.现场调查法。现场调查法也是一种常用的识别投资风险的方法。现场调查法是风险管理人员亲临现场,通过直接观察风险管理单位的设备、设施、操作和流程等,了解风险管理单位的投资活动,调查其中存在的风险隐患,并出具调查报告书。调查报告书是风险管理单位识别投资风险的重要参考依据。
现场调查法首先要做好调查前的准备工作,包括确定调查时间、调查地点、调查对象并编制调查表,避免忽略、遗漏某些重要事项。做好调查前的准备工作之后,进入现场调查和访问阶段。在现场调查访问阶段,要保证不遗漏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密切注意那些经常引发风险事故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方式。最后,提供调查报告。
现场调查法作为识别投资风险的重要方法, 在现实中得到普遍广泛的应用。它的优点主要包括:可以获得投资活动的现场调查资料;可以了解风险管理单位的资信状况,避免道德风险的发生;可以防止风险事故的发生,经过具有丰富经验的风险调查员的调查、整修和改造,可以将可能发生的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现场调查法的缺点主要体现在:消耗的时间比较多;成本比较高;调查结果更多的取决于调查人员的风险识别能力和水平。
4.事故树分析法。事故树分析法是识别投资风险的另外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常常能够提供防止风险事故发生的手段和方法。事故树分析法就是从某一事故出发,以图解的方式来表示,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寻找引起事故的原因,即从结果推到引发风险事故的原因。
运用事故树分析法虽然可以识别投资风险,并可以确定消除风险事故的措施,但是,这种方法需要绘制事故树的专门技术,对风险管理人员的要求比较高,同时识别投资风险的管理成本也比较高。
5.专家论证法。专家论证法采用匿名发表意见的方式,即专家之间不得互相讨论,不发生横向联系,只能与调查人员发生关系,通过多轮次调查专家对问卷所提问题的看法,经过反复征询、归纳、修改,最后汇总成专家基本一致的看法,作为投资风险识别和预测的结果。这种方法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较为可靠。
专家论证法的具体实施需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1)组成专家小组;(2)向所有专家提出所要预测的问题及有关要求,并附上这个问题的所有背景材料;(3)各个专家根据他们所收到的材料,提出自己的预测意见,并说明自己的预测依据;(4)将各位专家第一次判断意见汇总,列成图表,进行对比,再分发给各位专家,让专家比较自己同他人的不同意见,修改自己的意见和判断;(5)将所有专家的修改意见收集汇总,再次分发给各位专家,以便做第二次修改;(6)对专家的意见进行综合处理。
专家论证法作为一种主观、定性的方法,能充分发挥各位专家的作用,集思广益,准确性高。但是,这种方法主观性比较强,过程较为复杂,花费时间较长。
除了上面所提到的方法,投资风险的识别还可以用情景分析法、风险因素法、风险损失清单法等方法。
二、投资风险的衡量
(一)投资风险衡量的概念
投资风险衡量就是在投资风险识别的基础上对投资风险进行定量分析和描述,运用概率和数理统计的方法估算出各投资风险发生的概率及其可能导致的损失大小,从而找到该投资的关键风险,为重点处置这些风险提供科学依据,以保证投资的顺利进行。
对于投资风险的衡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理解:
1.投资风险衡量的基础是充分、有效的数据资料。为了使投资风险衡量的结果客观地反映过去发生的风险事故的状况,预测未来可能发生的损失,需要风险管理人员掌握完整、系统、连续的相关资料,以增强投资风险衡量结果的准确性。为此,在衡量投资风险时收集的资料要求充分、具体和相关。
2.投资风险的衡量是对风险频率和风险损失程度量化的过程。投资风险衡量是对风险频率和风险损失程度进行量化分析的过程,衡量的结果可以为投资风险的评价提供依据,也可以为风险管理者进行风险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3.投资风险衡量是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投资风险衡量是投资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投资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是,投资风险衡量不是投资风险管理的目的,它只是为风险管理者处理投资风险提供依据而已,投资风险管理的目的是选择防范和处理风险的有效办法。
(二)投资风险衡量的过程
投资风险的衡量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一般需要经过以下几个过程:
1.系统研究投资风险的背景信息;
2.详细研究已识别的关键投资风险;
3.确定要使用的投资风险的衡量方法和工具;
4.衡量投资风险的发生概率及其后果;
5.对投资风险作出判断。
(三)投资风险的衡量方法
投资风险衡量的主要对象是风险发生的概率以及风险损失的不确定性,它也是概率统计研究的对象,因此,投资风险衡量需要借助于概率和统计分析工具来完成。概率统计中的标准离差、标准离差率等离散指标都是衡量投资风险常用的指标。
1.概率。在投资活动中,某一事件在相同的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这类事件称为随机事件。概率就是用来表示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数值,概率分布则是指一项活动可能出现的所有结果的概率的集合。假定用X表示随机事件,Xi表示随机事件的第i种结果,Pi为出现该种结果的相应概率。若Xi出现,则Pi=1;若不出现,则Pi=0,同时所有可能结果出现的概率之和必定为1。
【例3-1】某企业研制出甲、乙两种新产品,这两种产品投产后预计收益情况均与市场销量有关,可用表3-1描述各种可能的收益概率分布。
『正确答案』
2.期望值。随机变量的各个取值,以其相应概率为权数的加权平均数,叫随机变量的期望值,它反映随机变量取值的平均化,通常用符号表示,其计算公式如下:
以表3-1中有关数据分别计算甲、乙产品投产后预计收益的期望值,即期望收益为:
=80×0.1+60×0.2+40×0.4+20×0.2+10×0.1=41(万元)
=100×0.1+60×0.2+20×0.4+0×0.2+(-10)×0.1=29(万元)
期望收益值体现的是预计收益的平均化,代表着预计收益的集中程度,在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下,它代表着投资者的合理预期。
3.标准离差。为了完整地描述收益率的分布,需对期望收益率的分散度或离散度进行衡量,偏离度的一般衡量指标是标准离差。标准离差是反映概率分布中各种可能结果对期望值的偏离程度,通常以符号σ表示,其计算公式如下:
标准离差以绝对数衡量决策方案的风险大小,在期望值相同的情况下,标准离差越大,风险则越大;反之,标准离差越小,则风险越小。应该注意的是,标准离差仅适用于比较期望值相同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决策方案的风险,而不适用于期望值不同的决策方案之间的风险比较。
以例3-1中的数据为例计算该新产品预计年收益与期望年收益的标准离差为:
尽管 ,但并不能据此下结论:甲产品的风险小于乙产品的风险,因为甲乙两产品的期望收益不相同,所以仅以标准离差尚无法做出判断,需要借助下面介绍的标准离差率来判断。
4.标准离差率。标准离差率是标准差与期望值之比,通常用符号q来表示,其计算公式为:
标准离差率是一个相对指标,它以相对数反映决策方案的风险程度。与标准离差相比,标准离差率的适用范围更广,它不仅适用于期望值不同也适用于期望值相同的两方案或多方案风险比较。标准离差率越大,风险越大;反之,标准离差率越小,风险越小。
上例中,甲、乙两产品预计年收益的标准离差率分别为:
至此,我们就可以做出结论:甲产品的风险小于乙产品的风险。
第三节 投资风险的评价、应对与监控
一、投资风险的评价
投资风险评价是投资风险管理中的重要步骤,它有时是同投资风险识别和衡量同时进行的,有时是分步骤进行的,因此,在投资风险管理实务中,往往很难区分哪一步骤属于投资风险识别和衡量,哪一步骤属于投资风险评价。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投资风险的识别、衡量和评价可以为确定风险应对策略提供事实和数据的依据。
(一)投资风险评价的概念和标准
1.投资风险评价的概念。投资风险评价是在投资风险识别和衡量的基础上,从整体上考虑投资所面临的各个风险,各风险之间可能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以及对投资活动的影响,投资主体是否能够承担这些风险等,进而对投资风险的综合状况作出总体的认识和评价的过程。
投资风险评价是对投资活动的综合评价,在评价过程中需要考虑各种风险因素的影响;投资风险评价需要定量分析的结果,运用数学模型进行定量分析为投资风险评价提供了重要依据;投资风险评价还受到风险管理者态度的影响,风险管理者对风险的认识和判断不同,其投资风险评价的结果也会不同。
2.投资风险评价的标准。为了更加准确地评价投资风险,需要引入评价投资风险损失程度的几个重要标准,即正常损失期望、可能的最大损失、最大可能损失。显然,运用这些标准进行投资风险评价,是以投资风险衡量的结果为依据的。
(1)正常期望损失。正常期望损失是指风险管理单位在正常的风险防范措施下遭受损失的期望值。正常损失期望值偏重于对风险度的评价,侧重于对风险管理提供对策建议。例如,评价投资风险造成的损失,风险管理单位是否可以承受等。正常期望损失为投资风险管理单位提供了评价损失程度最低值的依据。
(2)可能的最大损失。可能的最大损失是指投资风险管理单位在某些风险防范措施出现故障的情况下,可能遭受的最大损失。可能的最大损失评价可以矫正风险管理人员未曾遇见的风险因素而带来的损失。
(3)最大可能损失。最大可能损失是指风险管理单位在最不利的情况下,可能遭受的最大损失额。最大可能损失为风险管理部门提供了评价损失造成最坏影响的依据,也是风险管理单位可能遇到的最大损失。
(二)投资风险评价的过程
投资风险的评价一般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
1.系统研究投资风险的背景信息;
2.确定投资风险评价标准;
3.使用投资风险评价方法确定投资的整体风险水平;
4.使用投资风险评价工具挖掘各风险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确定关键因素;
5.做出投资风险的综合评价,确定投资风险状态以及风险管理策略。
(三)投资风险评价的方法
投资风险的评价可以采取简单的方式,也可以运用投资风险衡量的结果进行评价,目前,国际上比较流行的投资风险评价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风险度评价法。风险度评价法是对投资风险事故造成损失的频率或者损害的严重程度进行的综合评估。风险度评价可以分为风险事故发生频率评价和风险事故造成损害程度的评价两种。一般来说,风险度评价可以分为1到10级,级别越高,危险程度就越大。
风险度评价法的优点是便于风险管理人员使用投资风险评价的结果,缺点则是风险度评价标准进行分类比较难,评价过于简单,无法适应风险管理的需要。
2.检查表评价法。检查表评价法根据检查表,将检查对象按照一定标准给出分数,对于重要的项目确定较高的分值,对于次要的项目确定较低的分值,再按照每一检查项目的实际情况评定一个分数,每一检查对象必须满足相应的条件时,才能得到这一项目的满分。当不满足条件时,按照一定的标准将得到低于满分的评定分,所有项目评定分的综合不超过100分,由此,就可以根据被调查投资活动的得分,评价风险因素的风险度和风险等级。
检查表评价法的优点是可以综合评价投资活动的风险状况,评价结果之间易于比较,得分达到标准即为合格;相反,则为不合格。这种评价方法的缺点是评价结果的准确性依赖于列举的风险因素的全面性,检查表设计的是否翔实、是否考虑到引发投资风险的各方面因素,是检查表评价能否准确的关键。
3.德尔菲法。德尔菲法本质上是一种反馈匿名函询法,其大致流程是:在对所要预测的问题征得专家的意见之后,进行整理、归纳、统计,再匿名反馈给各专家,再次征求意见,再集中,再反馈,直到得到稳定的意见。
德尔菲法的评价结果可以用表格、直观图或文字叙述等形式表示。通过德尔菲法的评价结果可以评价投资活动是否存在风险隐患、分辨投资活动是否存在异常状态,便于风险管理者采取必要的措施,将风险隐患和异常状态消除在萌芽状态。但是,这种方法只能提供投资风险的大致状况,无法提供存在风险隐患的原因。同时,这种方法需要大量的有关风险的统计数据,这些数据的真实性会影响到投资风险评价的效果。
4.决策树法。决策树法是利用树枝形状的图像模型来表述投资风险评价问题,投资风险的评价可直接在决策树上进行。其评级标准可以是收益期望值、效用期望值或其他指标。采用决策树法来评价投资风险,往往比其他评价方法更直观、更清晰,便于投资管理人员思考和集体讨论,因而是一种形象和有效的投资风险评价方法。
决策树以方框和圆圈为节点,由直线连接而成的一种树枝形状的结构。决策树图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决策节点。从这里引出的分枝叫方案分枝,分枝数量与方案数量相同;(2)状态节点,也称之为机会节点。从这里引出的分枝叫状态分枝或概率分枝;(3)结果节点。将不同方案在各自自然状态下所取得的结果标注在结果节点的右端。
【例3-2】某光学厂有两个产品技改方案项目:一种方案是继续生产原有的全自动型老产品,另一种方案是生产一种新产品。据分析预算,如果市场需求量大,生产老产品可获利30万元,生产新产品可获利50万元。如果市场需求量小,生产老产品仍可获利10万元,生产新产品将亏损5万元。另根据市场分析可知,市场需求量大的概率为0.8,需求量小的概率为0.2。试分析和确定哪一种生产方案可使企业年度获利最多?
『正确答案』 使用决策树法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绘制决策树,如图3-2所示;
(2)计算各节点的期望损益值,期望损益值的计算从右向左进行;
节点2:30×0.8 + 10×0.2 = 26(万元)
节点3:50×0.8 + (-5)×0.2 = 39(万元)
决策点1的期望损益值为:max{26,39} = 39(万元)
(3)剪枝。决策点的剪枝从左向右进行。因为决策点的期望损益值为39万元,为生产新产品方案的期望损益值,因此剪掉生产老产品这一方案分枝,保留生产新产品这一方案分枝。根据年度获利最多这一评价标准,合理的生产方案应为生产新产品。
二、投资风险的应对
投资风险管理单位在识别、衡量和评价投资风险之后,需要考虑进一步选择投资风险应对的问题,以达到减少风险事故损失的目的。一般来说,投资风险的应对主要包括预防风险、减轻风险、回避风险、风险转移和接受风险等几种策略。
(一)预防投资风险
预防投资风险是一种主动的投资风险应对策略,在投资风险管理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这种应对策略通过一定的方法在投资风险损失发生前将引发事故的因素或环境进行隔离和控制,如果引发损失的是一系列风险因素链,那么,风险预防就是在损失之前切断这条链。
投资风险预防的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而不是单一的。如果风险预防侧重于风险单位的物质因素,则可以使用工程物理法;如果风险预防的措施侧重于人员的行为教育,则可以使用教育法;如果风险预防侧重于建立规章制度,则可以使用程序法。
1.工程物理法。工程物理法以工程技术为手段,消除物质性风险的威胁。根据工程物理法的理论,使用这种方法应对投资风险时所采取的具体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防止投资活动风险因素的出现。在投资活动开始之前,采取一定的措施,减少风险因素。例如,在山地、海岛或岸边做投资建设,为了减少滑坡威胁,可以在建筑物周围大范围内植树栽草,防止雨水破坏主体稳定,这样就能消除滑坡这一投资风险因素。
(2)减少已经存在的投资风险因素。例如,在投资建设现场若发现各种用电机械和设备日益增多,及时果断地换用大容量变压器就可以减少其烧毁的风险。
(3)将投资风险因素同人、财、物在时间和空间上隔离。投资风险事故发生时,造成财产毁损和人员伤亡是因为人、财、物与同一时间处于破坏力作用范围之内。因此,可以把人、财、物与风险源在空间上实行隔离,在时间上错开,以达到减少损失和伤亡的目的。
工程物理法的特点是,每一种措施都与具体的工程技术相联系,但是不能过分依赖工程物理法。首先,采取工程措施需要很大的投入,因此,决策时必须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其次,任何工程设施都需要人的参加,而人的素质起决定性作用;最后,任何工程设施都不会百分之百的可靠,因此工程物理法要同其它措施结合起来使用。
2.教育法。投资管理人员和所有其他有关各方的行为不当都有可能构成投资的风险因素。因此,要预防与不当行为有关的投资风险,就必须对有关人员进行风险和风险管理教育。教育法就以人们的过失行为作为投资风险预防的出发点,通过风险管理知识教育,来避免人们的不安全行为,以达到预防投资风险的目的。
教育的内容应该包括有关安全、投资、土地管理及其它方面的法规、规章、规范、标准和操作规程、风险知识、安全技能及安全态度等。投资风险教育的目的,是要让有关人员充分了解投资活动所面临的种种风险,了解和掌握控制这些风险的方法,使他们深深地认识到个人的任何疏忽或错误行为,都可能给投资活动造成巨大的损失。
3.程序法。工程物理法和教育法处理的是物质和人的因素。但是,投资活动的客观规律性若被破坏也会给投资造成损失。程序法是指以制度化的方式从事投资活动,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投资管理组织制订的各种管理计划、方针和监督检查制度一般都能反映投资活动的客观规律性。因此,投资管理人员一定要认真执行。那种图省事、走捷径、抱侥幸心理甚至弄虚作假的想法和做法都是投资的风险源。
使用投资风险预防策略时需要注意的是,在投资的组成结构或组织中加入多余的部分,同时也增加了投资活动的复杂性,提高了投资的成本,进而增加了风险。
(二)减轻投资风险
减轻投资风险策略,顾名思义,是通过缓和或预知等手段来减轻投资风险,降低投资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或减缓风险带来的不利后果,以达到投资风险减少的目的。一般情况下,减轻投资风险是在损失程度比较大,而且无法进行风险转移或者风险回避的情况下才运用的。
减轻投资风险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这里主要介绍分散投资风险单位和备份投资风险单位两种方式。
1.分散投资风险单位。分散投资风险单位是指将投资风险单位划分成若干个数量少、体积小而且价值低的独立单位,分散在不同的空间,以减少风险事故的损失程度。分散投资风险单位的目的是减少任何一次损失的发生所造成的最大可能损失。
2.备份投资风险单位。备份投资风险单位是指再准备一份风险单位所需要的资产设备。在原有的资产设备不能正常使用的时候,备份风险单位可以代替原有的设备发挥作用,从而降低损失的程度。例如,某医院每天大约需要6量救护车,为了防止一些车辆发生故障、暂时不能使用造成的损失,医院决定再投资购买2辆救护车备用。
分散投资风险单位和备份投资风险单位都是针对风险事故发生的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都可以降低风险损失的程度。但是,两种方式的区别也很明显:(1)分散投资风险单位采取的是分离风险单位的措施,其目的在于使原有的风险单位变小,而备份投资风险单位采取的是复制风险单位的措施,并没有使原有的风险单位变小;(2)分散投资风险单位降低了一次风险事故的损失程度,同时却增加了风险单位的数量,提高了风险事故发生的概率,而备份投资风险单位也可以减少一次事故的损失程度,但并不一定增加风险单位;(3)一般情况下,分散投资风险单位是通过减少直接损失来降低损失的,而备份投资风险单位一般是在原有单位发生直接损失的情况下,通过减少或者消除间接损失来降低损失程度。
(三)回避投资风险
回避投资风险是当投资风险潜在的威胁发生可能性太大,不利后果也太严重,又无其它策略可用时,主动放弃投资项目或改变投资项目的目标与行动方案,从而规避投资风险的一种策略。
回避投资风险策略是一种有意识的不让投资面临特定风险的行为,它是投资风险应对策略中最简单的方式,同时,也是较为消极的方式。回避投资风险的方式可以分为两种:完全拒绝承担投资风险和放弃原先承担的投资风险。
1.完全拒绝承担投资风险。完全拒绝承担投资风险的特点在于风险管理者预见到了风险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在风险事故未发生之前就完全放弃了投资活动。完全拒绝承担投资风险是最彻底的回避风险的办法,但放弃也就意味着失去了发展机遇。
2.放弃原先承担的投资风险。放弃原先承担的投资风险的特点在于风险因素已经存在,被风险管理者发现,及时进行了处理。例如,某药厂发现其生产的药品会产生严重的副作用,由此,药厂决定停止投资生产该药品,这样,该药厂就放弃了原来承担的责任风险,控制了由于药品不合格可能产生的责任风险。采用放弃原先承担的投资风险一般需要改变或放弃正在进行的投资项目,往往都需要付出较高的代价。
回避投资风险策略可以避免损失的发生,是一种较为彻底的、完全的投资风险应对策略。但是,回避投资风险策略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回避风险的同时,也放弃了获得投资收益的机会;同时,回避投资风险策略还存在着不适用的情形,对于那些无法规避的风险以及正在实施的投资活动,该策略就无能为力;最后,回避投资风险策略很可能会产生另外一种投资风险,在风险管理者改变投资方案以规避某一种投资风险时,就有可能面临另外一种新的风险。
(四)投资风险转移
投资风险转移是将投资风险转移至参与该项目的其他人或其他组织,所以又叫合伙分担风险。其目的不是降低投资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减轻不利后果,而是借用合同或协议,在风险事故一旦发生时将损失的一部分转移到有能力承受或控制投资风险的个人或组织。实行这种投资风险应对策略要遵循两个原则:一是必须让承担投资风险者得到相应的回报;二是对于具体风险,谁最有能力管理就让谁分担。
采用这种策略所付出的代价大小取决于投资风险的大小。当资源有限,不能实行减轻和预防策略,或投资风险发生频率不高,但潜在的损失或损害很大时可采用此策略。投资风险转移策略可以分为财务性投资风险转移和非财务性投资风险转移。
1.财务性投资风险转移。财务性投资风险转移可以分为保险类投资风险转移和非保险类投资风险转移两种。
(1)财务性保险类投资风险转移。财务性保险类投资风险转移是转移风险最常用的一种方法,是指投资者向保险公司缴纳一定数额的保险费,通过签订保险合约来对冲风险,以投保的方式将风险转移到其他人身上。根据保险合约,投资风险事故一旦发生,保险公司将承担投保人由于风险所造成的损失,从而将投资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
(2)财务性非保险类投资风险转移。财务性非保险类投资风险转移是指通过不同中介,以不同的形式和方法,将投资风险转移至商业上的合作伙伴。非保险类投资风险转移可以通过转移风险源或者签订转移风险的合同来实现,同时,担保也是一种常用的财务性非保险类投资风险转移方式。
2.非财务性投资风险转移。非财务性投资风险转移是指将投资有关的物业或项目转移到第三方,或者以合同的形式把投资风险转移到其他人身上,同时也能够保留会产生风险的物业或项目。这里的第一种情况,实际上和回避投资风险策略有一定的关系。两者都是试图减轻投资风险及其可能的损失,但回避投资风险是不需要任何人承担风险后果,而投资风险转移是将投资风险转移到第三方。外包是一种很好的非财务性投资风险转移策略。
(五)接受投资风险
接受投资风险也是应对投资风险的策略之一,它是指有意识地选择承担投资风险的后果。当投资者觉得自己可以承担损失时,就可用这种策略。接受投资风险可以是主动的,也可以是被动的。由于在投资风险规划阶段已对一些风险有了准备,所以当风险事件发生时马上执行应急计划,这是主动接受。被动接受投资风险是指在风险事件造成的损失数额不大,不影响投资大局时,投资管理者将损失列为投资的一种费用,费用增加了,投资的收益自然要受影响。接受投资风险是最省事的投资风险规避方法,在许多情况下也是最省钱的一种方法。当采取其他投资风险规避方法的费用超过风险事件造成的损失数额时,可以采取接受投资风险的方法。
三、投资风险的监控
由于时间对投资的影响是很难预计的,因此投资风险监控是投资实施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在投资执行过程中需要时刻监控投资风险的发展与变化情况,并确定随着某些风险的消失而带来的新的风险。
(一)投资风险监控的概念及任务
投资风险监控是通过对投资风险识别、估计、评价、应对全过程的监视和控制,从而保证投资风险管理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它是投资实施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监控投资风险实际上是监视投资的进展和投资环境,即投资情况的变化,其目的是:核对风险管理策略和措施的实际效果是否与预见的相同;寻找机会改善和细化风险规避计划,获取反馈信息,以便将来的决策更符合实际。在投资风险监控过程中,及时发现那些新出现的以及预先制定的策略或措施不见效或性质随着时间的推延而发生变化的风险,然后及时反馈,并根据对投资的影响程度,重新进行风险识别、估计、评价和应对。同时还应对每个风险事件制定成败标准和判断依据。
投资风险监控的主要任务是采取应对投资风险的纠正措施以及全面风险管理计划的更新。包括两个层面的工作任务:
(1)跟踪已识别投资风险的发展变化情况,包括整个投资生命周期内,投资风险产生的条件和导致的后果变化,衡量风险减缓计划需求。
(2)根据投资风险的变化情况及时调整风险管理计划,并对已发生的投资风险及其产生的遗留风险和新增风险及时识别、分析,并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对已发生过和已解决的投资风险也应及时从风险监控列表中调整出去。
(二)投资风险监控的过程
投资风险监控活动主要包括监视投资风险的状况,如风险是已经发生、仍然存在还是已经消失;检查投资风险应对策略是否有效,监控机制是否正常运行;并不断识别新的风险,及时发出投资风险预警信号并制定必要的对策措施。其主要过程包括:
1.跟踪投资风险管理计划的实施;
2.跟踪投资风险应对计划的实施;
3.制定投资风险监控标准;
4.采用有效的投资风险监视和控制方法、工具;
5.报告投资风险状态;
6.发出投资风险预警信号;
7.提出投资风险处置新建议。
(三)投资风险监控的方法
投资风险监控应该围绕投资风险的基本问题,制定科学的风险监控标准,采用系统的方法,建立有效的风险预警系统,做好应急计划,实施高效的投资风险监控。投资风险监控的方法主要包括审核检查法、风险图表示法和费用偏差分析法等。
1.审核检查法。审核检查法是监控投资风险的首选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投资的全过程,从投资建议书开始,直至投资结束。
投资建议书、投资的技术规格要求、投资项目的招标文件、设计文件、实施计划、必要的实验等都需要审核。审核时要查出错误、疏漏、不准确、前后矛盾、不一致之处。审核还会发现以前或他人未注意或未想到的地方和问题。审核检查一般在投资进展到一定的阶段时以会议的形式进行。审核会议要有明确的目标,提的问题要具体,要请多方面的人员参加。参加者不要审核自己负责的那部分工作。审核结束后,要把发现的问题及时交代给原来负责的人员,让他们马上采取行动予以解决。问题解决后要签字验收。
检查是在投资实施过程中进行,而不是在投资告一段落时进行。检查是为了把各方面来的反馈意见立即通知有关人员,一般以已完成的工作成果为对象,包括投资的设计文件、实施计划、实验计划、在施的工程、运到现场的材料设备等。检查结束后,要把发现的问题及时交代给原来负责的人员,让他们马上采取行动予以解决。问题解决后要签字验收。
2.风险图表示法。风险图表示法就是根据投资风险评价的结果,从投资的所有风险中挑选出几个,例如前十个最严重的,列入监视范围。然后每月都对这十个进行检查,同时写出风险规避计划,说明用于规避风险的策略和措施是否取得了成功。与此同时,画一张图表,列出当月前十个优先考虑的投资风险。其中每一个都写上当月优先顺序号、上个月的优先顺序号以及它在这张表上已经出现了几个星期。如果发现表上出现了以前未出现过的新风险,或者有的投资风险情况变化很小,那么就要考虑重新进行风险分析。要注意尽早发现问题,不要让其由小变大,进而失去控制。同样重要的是,要及时注意和发现在规避投资风险方面取得的进展,因此,也要把已成功控制住的投资风险记在图表中。另外,还要跟踪列入图表中前投资风险的类别变化,如果新列入图表的投资风险以前被划入未知或不可预见的类别,那么就预示着项目很可能要出现麻烦。这种情况还表明原来做的风险分析不准确,投资实际面临的风险要比当初考虑的大。
3.费用偏差分析法。费用偏差分析法又被称为挣得值法,这是一种测量投资预算实施情况的方法。该法将实际上已完成的投资工作同计划的投资工作进行比较,确定投资在费用支出和时间进度方面是否符合原定计划的要求。该方法计算、收集三种基本数据:即计划工作的预算费用、已完工作实际费用以及已完实际工作量。计划工作的预算费用是在投资费用估算阶段编制投资资金使用计划时确定的,它是投资进度时间的函数,是累积值,随着投资的进展而增加,在投资完成时达到最大值,即投资总额。已完工作实际费用是在投资进展过程中对已经完成的工作实际测量的结果,它也是进度时间的函数,是累积值,随着投资的进展而增加。按照单位工作的预算价格计算出的已经完成实际工作量的费用,叫做已完工作预算费用。
已完工作预算费用和已完工作实际费用的差称为费用偏差,费用偏差能够说明投资已经完成的工作在费用上是否超支,进而揭示投资预算计划的执行情况。
(四)投资风险监控的工具
投资风险监控的工具主要包括直方图、因果分析图等。
1.直方图。直方图是发生的频数与相对应的数据点关系的一种图像表示,它能够直观地反应数据分布的情况,通过观察直方图的形状,可以形象化的描述投资风险。直方图在投资风险监控中的一个主要应用就是确认投资风险数据的概率分布;此外,直方图也可以直观地观察和粗略估计出投资风险的状态,为投资风险监控提供一定的参考。
2.因果分析图。因果分析图是表示特性与原因关系的一种图,它把对某项、某类投资风险特性具有影响的各种主要因素加以归类和分解,并在图上用箭头表示其间关系,因此又称为特性要因图、树枝图或鱼刺图等。因果分析图所指的后果是需要改进的特性以及这种后果的影响因素,因果分析图主要用于揭示影响及其原因之间的联系,以便追根溯源,确认投资风险的根本原因,便于投资风险监控。
因果分析图的结构由特性、要因和枝干三部分组成。特性是期望对其改善或进行控制的某些项目属性,如投资进度、投资支出等。要因是对特性施加影响的主要因素,要因一般是导致特性异常的几个主要来源。枝干是因果分析图中的联系环节:把全部要因同特性联系起来的是主干,把个别要因同主干联系起来的是大枝,把逐层细分的因素同各个要因联系起来的是中枝、小枝和细枝。
使用因果分析图监控投资风险的基本原理是,如果一个投资项目发生了风险,除非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否则它将再次发生风险。通过学习,吸取过去的教训,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因果分析图一般可以有以下三个阶段来完成:(1)确定投资风险原因;(2)确定防范投资风险的对策措施;(3)实施管理行为。
第四节 主要投资种类的风险管理
一、项目投资风险的管理
项目投资是企业为了内部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和不断发展壮大而进行的长期投资,一般属于直接投资。项目投资更多地体现为土木工程和设备安装的建设项目,所以我们以建设项目作为项目投资风险管理讨论的对象。
项目投资根据其自身特点,可以分为投资前时期、投资执行期和生产运行期。在项目投资管理的全过程中,投资风险管理应该始终贯穿各个阶段和环节。
(一)投资前时期的风险管理
项目在进入投资建设之前首先要经过决策、筹资和概预算的审查等环节,不同的环节都会有不同的投资风险。在项目的投资前实施有效的风险管理,可以将投资风险控制在萌芽状态,避免或减轻风险损失。
1.项目决策环节的风险管理。项目决策是选择和决定投资行为方案的过程,是对拟建工程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技术论证,对不同建设方案进行经济技术比较及做出判断和决定的过程。正确决策是合理确定与控制项目投资的前提。正确的决策取决于决策的科学性,特别是大型项目的投资决策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和系统性,其成败影响面大,投资风险大。
由于面临战略风险、行业风险、财务风险、市场风险、运营风险、政策风险、法律风险以及其他如引进技术水平风险等多重风险,对项目要做出正确的预测和分析,必须充分考虑抵御风险的有效措施,其中最重要、最常用的手段就是投资项目的经济技术论证。在对投资方案进行经济技术论证时,根据投资方案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单一方案风险决策分析、多方案的风险决策分析和多阶段的风险决策分析,不同的风险决策分析可以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
2.项目筹资环节的风险管理。资金筹集被视为投资项目运作的“血液”,是利益与风险聚集的焦点。在项目筹资环节,需要通过内部筹资和外部融资结合,短期与长期资金的使用规划,合理确定、安排资金使用量,节约资金使用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从而有效地控制筹资成本,进而控制投资项目的总投资。
由于筹资环节容易产生财务风险和资金运作风险,所以应关注各种筹资方式的选择和金融工具的运用和资金使用计划,使筹资成本和使用成本最低。
3.项目概预算审查环节的风险管理。要加强投资项目的投资控制,就离不开概预算审查。概算是指根据初步设计或扩大初步设计图纸、概算定额或概算指标、各项费用定额或取费标准,建设地区自然、经济技术和设备、材料预算价格等资料,编制和确定的工程项目从筹建到竣工交付使用的全部费用文件。审查概算的目的在于:合理分配投资资金、加强投资计划管理、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项目投资;促进设计的技术先进性与合理性的结合;核定工程项目的投资规模,可以将总控制做到准确、完整;为项目投资资金落实提供可靠的依据,提高投资项目的投资效益。
预算是指根据施工图设计图纸、现行预算定额、费用定额以及地区设备、材料、人工、施工机械等预算价格编制和确定的建筑安装工程的投资文件。施工图预算是控制工程投资的重要环节。审查预算是控制施工图设计不突破概算的重要措施,因为预算是编制和调整工程项目投资计划的依据,是编制标底的依据,也是承包方投标报价的基础,是确定合同价款的基础。
企业通过加强对投资概预算的审查,可以确保概预算的准确性、完整性,防止任意扩大投资规模或出现漏项,从而减少投资缺口,避免故意压低概算投资,最后造成实际投资大幅度突破概算,进而减少投资风险。
(二)投资执行期的风险管理
项目投资执行期是实现项目目标最重要的关键阶段,也是实施项目风险管理十分关键的时期。在这一阶段,无论是项目的合同谈判签约、工程设计、施工安装,还是试运行和竣工验收,项目都会面临着经济风险、技术风险等诸多问题。这一时期只有实施有效的风险管理,才能使项目获得更多的安全保障。
在项目的投资执行期,风险转移是管理风险最常用的技术手段,而工程保险和工程担保又是转移项目风险的两种常用方法。
1.工程保险。工程保险是指项目所有者和承包商为了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向保险公司支付保险费,保险公司根据合同约定对在工程建设中可能产生的财产和人身伤害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工程保险一般分为强制性保险和自愿保险两种。
在工业发达国家和地区,强制性的工程保险主要有以下几种:建筑工程一切险、安装工程一切险、社会保险、机动车辆险等等。而国际上涉及工程自愿保险的有以下几种:国际货物运输险、境内货物运输险、财产险、责任险、政治风险保险等等。
2.工程担保。工程担保是指担保人(一般为银行、保险公司、其他金融机构)应工程合同一方(申请人)的要求向另一方(债权人)做出的书面承诺。工程担保是工程风险转移措施的又一重要手段,它能有效地保障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常见的工程担保种类包括:投标担保、履约担保、预付款担保和维修担保,除此之外还有反担保、付款担保、分包担保和完工担保等。
(三)生产运行期的风险管理
投资项目进入了生产运行期,意味着影响项目的不确定因素已经大为减少,投资风险在逐渐减弱。但并不是说这一时期项目的风险没有了,生产经营中的成本管理、质量控制同样关系到项目的成败。因此,项目生产运行期的风险管理主要体现在成本管理、质量控制上,同时要在适当的时候进行项目后评价,总结项目投资的经验教训,提出改进和补救措施,提高项目的后续实施和管理水平。
1.生产运行期的成本管理。项目在生产运行期进行有效的成本管理,就可以实现降低成本、增加效益和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倒推成本、“零库存”管理和“零基础”预算都是近年来被普遍认可的成本管理方法,企业可以结合项目的具体行业特点选择实施。
(1)倒推成本。倒推成本是一种对生产成本实行动态倒推管理的方法,它按市场能够接受的产品价格和目标利润,算出倒推成本费用指标,层层分解到车间班组,节奖超罚,一年调整一次,不断挖潜,从而保证单位生产成本及物耗的不断下降。
(2)“零库存”管理。“零库存”管理通常是指根据最新市场状况制定销售计划,采购材料后直接进入车间,产品生产完工后直接销售,减少或消除库存费用,使库存占用成本达到最低。同时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期货”,锁定材料价格、交货地点和交货时间,从而减少库存。
(3)“零基础”预算。在项目的生产运行期,可以对费用控制实行“零基础”预算。费用主要是指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费用的多少直接影响利润的高低。费用支出有逐年上升的特点,因此在对费用进行控制时,费用的预算不要以上年预算或上年实际支出额作为基础,而是以零为基础,对各项支出严格把关,有利于降低费用、消减冗员,直接增加企业利润。
2.生产运行期的质量控制。投资项目产品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项目的成败,科学的质量管理可以大大降低项目的投资风险。统计过程控制是生产过程中保证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的一种重要质量控制方法。
控制图是统计过程控制最基本的工具,是生产过程中进行产品质量控制的主要手段。人们对控制图的评价是:“质量控制始于控制图,亦终于控制图。”由于它把产品质量控制从事后检验改变为事前预防,为提高产品质量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因此在世界各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控制图的主要用途是:(1)分析判断生产过程的稳定性,统计控制状态;(2)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的异常现象和缓慢变异,预防不合格品的发生;(3)查明生产设备和工艺装备的实际精度,以便做出正确的技术决定;(4)为评定产品质量提供依据。
3.项目后评估。项目后评估是指在投资项目建成投产并生产运营了一段时间(一般为1-2年)后,对投资活动的全过程——项目的立项决策、建设目标、设计施工、生产运营等所进行的系统综合分析,以及对项目实际产生的财务、经济、社会效益和影响进行全面、客观的再评价,是判别项目目标实现程度的一种评价法。
项目后评估的基本目标是:通过对项目建设程序各阶段工作的回顾和评价,对投资全过程的实际情况与预期目标进行对比研究,考察投资决策的正确性和实际情况与预期目标的偏离程度,总结投资项目管理的经验教训,查明成败原因,提出补救和改进措施,提高项目的后续实施和管理水平。由于项目后评估在项目投资控制中处于承前启后的位置,对项目周期其他阶段具有制约作用,是投资、计划和管理的极为重要的阶段,也是整个项目管理的一种延伸,能有效促进投资决策的科学化和项目投资控制,并提高以后工程项目管理水平。它是回避投资的重要依据,有利于提高项目管理的综合水平、有利于投资项目的最优控制、有利于提高项目投资决策的科学性。
项目后评估阶段的风险管理主要体现在大量的资料和数据是否详实和准确;项目后评估的范围是否全面,内容是否完整;专家评估小组成员的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是否过硬;后评估确立的标准是否合理,确定的评价方法是否科学;后评估对工程项目得失是否做出恰当的反映。
二、债券投资风险的管理
债券是债务人为筹集借入资本而发行的,约定在一定期限内向债权人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债券的实际价格以及实际收益率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的变化,都有可能使投资者的实际收益发生变化,从而使投资者面临债券投资风险。
(一)债券投资风险的种类
一般来说,债券的主要风险形式有利率风险、通货膨胀风险、政策风险、违约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前三者属于系统风险,而后两种属于非系统风险。
1.利率风险。利率风险是指市场利率变动导致债券价格与收益发生变动的风险。由于大多数债券有固定的利率及偿还价格,市场利率波动将引起债券价格反方向变化。当市场利率上升并超过债券票面利率时,投资人就不愿意购买债券,导致债券需求下降,债券价格因此下跌。反之,当市场利率下跌至低于债券票面利率时,投资者就会争相购买债券,使债券需求量上升,价格上涨。此外,债券利率风险与债券持有期限的长短密切相关,期限越长,利率风险就越大。
2.通货膨胀风险。通货膨胀风险又称为购买力风险,是指由于通货膨胀而使债券到期或出售时所获得的现金的购买力减少,从而使投资者的实际收益低于名义收益的风险。在通货膨胀情况下,货币的购买力就要下降,而债券是一种货币性资产,债券发行者在协议中承诺付给债券持有人的利息和本金都是事先约定好的固定金额,此金额不会因通货膨胀而有所增加,其结果是债券持有人从债券投资中得到的货币的实际购买力越来越低。
3.政策风险。政策风险是指由于国家或地方政府的经济政策变化导致债券价格发生波动而产生的风险。它具有多种形式,如投资人购买某种债券时,国家并不要求对其利息收入纳税,但在后期突然宣布债券要交利息税,就使投资者的实际收益率下降;又如,投资者购买免税的政府债券,就面临着利息税下调的风险,因为利息税越高,免税价值越大,该债券的价格就越高。
4.违约风险。违约风险也称为信用风险,是指债券发行人不能履行合约规定的义务,无法按期支付利息和偿还本金而产生的风险。企业发行债券后,其营运成绩、财务状况都直接反映在债券的市场价格上,一旦企业的营运状况不良,企业就有可能丧失还本付息的能力,债券的市场价格就会下降。一般而言,政府债券被认为是无违约风险的“金边债券”。
5.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是指债券持有人打算出售债券获取现金时,其所持有债券不能按目前合理的市场价格在短期内出售而形成的风险,又称为变现能力风险。如果一种债券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按市价大量出售,则说明这种债券的流动性较强,投资于这种债券所承担的流动性风险较小;反之,如果一种债券按市价卖出很困难,则说明其流动性较差,投资者会因此而遭受损失。一般来说,政府债券以及一些著名的大公司债券的流动性较强。
(二)债券投资风险的管理
面对债券投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投资者应认真加以对待,利用各种方法和技术去了解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然后指定风险管理的策略,以减少风险造成的损失,力求获得最大收益。债券投资的风险管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认真进行投资前的风险评估
在投资者之前,应通过各种途径,充分了解和掌握各种信息,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去分析投资对象可能带来的各种风险。在宏观方面,必须准确分析各种政治、经济、社会因素的变动状况;了解经济运行的周期性特点、各种宏观经济政策尤其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变动趋势;关注银行利率的变动以及影响利率的各种因素的变动。在微观方面,既要从总体上把握国家的产业政策,又要对影响政府债券或企业债券价格变动的各种因素进行具体的分析。对企业债券的的投资者来说,了解企业的信用等级状况、经营管理水平、产品的市场占有情况以及发展前景都是十分必要的。
2.制定规避和控制风险的投资原则
(1)债券投资期限梯形化原则。所谓期限梯形化,是指投资者将自己的资金分散投资在不同期限的债券上,投资者手中经常保持短期、中期、长期的债券。
(2)债券投资种类分散化原则。所谓种类分散化,是指投资者将自己的资金分别投资于多种债券,如国债、企业债券、金融债券等,也就是要进行组合投资。各种债券的收益和风险是各不相同的,如果将资金集中投资于某一种债券,可能会产生种种不利后果,而投资种类分散化的做法可以达到分散风险、稳定收益的目的。
(3)收益与风险匹配原则。这就是说,不能一味追求所谓的高收益,因为高收益意味着高风险。真正的收益应该是把风险因素考虑进去后的收益,也就是风险调整收益。
3.运用有效的投资方法和技术
(1)利用债券期货交易进行套期保值。债券期货交易是指投资者在金融市场上买入或卖出债券现货的同时,相应地做一笔同类型债券的远期交易,然后灵活运用空头或多头交易的技巧,在适当的时候对两笔交易进行对冲,用期货交易的盈亏抵补或部分抵补相关期限内现货买卖的盈亏,从而达到规避或减少债券投资风险的目的。
(2)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投资的风险收益分析,并以分析结果作为投资决策的一个依据。现在,已经有许多对风险进行分析计量的新技术,要想对风险进行计量、管理和控制,就要充分运用这些技术和方法,对债券的风险和收益进行衡量,然后再作出投资决策。
三、股票投资风险的管理
股票投资是投资者最常使用的投资方式,这种投资方式的特点是方便灵活,资金流动性强,投资的风险比较大。股票投资风险的管理,就是利用各种技术方法和经济手段,对股票投资风险加以识别、评估和控制的过程。其目的在于以尽可能小的经济成本达到回避、分散、减轻、转移、抵补股票投资风险,保障投资者能够获得最大的收益
(一)股票投资风险的分类
股票投资风险一般分为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其中系统风险主要包括利率风险、汇率风险、购买力风险、市场风险和宏观经济风险;非系统风险一般包括经营风险、筹资风险、流动性风险和操作风险。
1.股票投资的系统风险
(1)利率风险。利率是经济运行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经济杠杆,它会经常发生变动,从而给股票市场带来明显的影响。一般来说,银行利率上升,股票价格下跌,反之亦然。其主要原因有两方面:第一,人们持有金融资产的基本目的是获取收益,在收益率相同时,他们乐于选择安全性高的金融工具。在通常情况下,银行储蓄存款的安全性要远远高于股票投资,所以,一旦银行存款利率上升,资金就会从证券市场流出,从而使证券投资需求下降,股票价格下跌,投资收益率因此减少。第二,银行贷款利率上升后,信贷市场银根紧缩,企业资金流动不畅,利息成本提高,生产发展与盈利能力都会随之削弱,企业财务状况恶化,造成股票市场价格下跌。
(2)汇率风险。汇率与股票投资风险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本国货币升值有利于以进口原材料为主从事生产经营的企业,不利于产品主要面向出口的企业,因此,投资者看好前者,看淡后者,从而引发股票价格的涨落。而本国货币贬值的效应正好相反。二是对于货币可以自由兑换的国家来说,汇率变动也可能引起资本的输出与输入,从而影响国内货币资金和证券市场供求状况。
(3)购买力风险。购买力风险又称通货膨胀风险。通货膨胀对股票价格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影响,在通胀之初,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因通货膨胀而水涨船高,物价上涨不但使企业存货能高价售出,而且可以使企业从以往低价购入的原材料上获利,名义资产增值与名义盈利增加,自然会使公司、企业股票的市场价格上涨。同时,预感到通胀可能加剧的人们,为保值也会抢购股票,刺激股价短暂上扬。然而,当通货膨胀持续上升一段时期以后,它便会使股票价格走势逆转,并给投资者带来负效益,公司资产虚假增值显露出来,新的生产成本因原材料等价格上升而提高,企业利润相应减少,投资者开始抛售股票,转而寻找其他金融资产保值的方式,所有这些都将使股票市场需求萎缩,供大于求,股票价格自然也会显著下降。严重的通货膨胀还会使投资者持有的股票贬值,抛售股票得到的货币收入的实际购买力下降。
(4)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是股票持有者所面临的所有风险中最难对付的一种,它给持股人带来的后果有时是灾难性的。在股票市场上,行情瞬息万变,并且很难预测行情变化的方向和幅度。收入正在节节上升的公司,其股票价格却下降了,这种情况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还有一些公司,经营状况不错,收入也很稳定,它们的股票却在很短的时间内上下剧烈波动。出现这类反常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投资者对股票的一般看法或对某些种类或某一组股票的看法发生变化所致。投资者对股票看法(主要是对股票收益的预期)的变化所引起的大多数普通股票收益的易变性,称为市场风险。
(5)宏观经济风险。宏观经济风险主要是由于宏观经济因素的变化、经济政策变化、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以及国际经济因素的变化给股票投资者可能带来的意外收益或损失。
2. 股票投资的非系统风险
(1)经营风险。经营风险是指由于公司的外部经营环境和条件以及内部经营管理方面的问题造成公司收入的变动而引起的股票投资者收益的不确定。经营风险可进一步分为外部经营环境风险与内部经营管理风险。企业原材料价格上升,竞争对手降价销售都可归为外部经营环境风险。由于企业经营管理能力差、技术水平落后和竞争能力下降等原因导致企业盈利能力的下降,进而影响股价的风险,可归纳为内部经营风险。就不同企业而言,由于经营环境各不相同,所以外部经营风险有较大差异,但其内部经营风险一般讲大致是相似的,主要是由于管理当局决策错误或管理能力差所造成的。
(2)筹资风险。筹资风险是指由于筹资结构不当,或者由于负债比例过高,而使公司出现严重财务危机,致使公司股票价格有较大幅度的下跌,使投资蒙受损失的风险。公司债权与股权比例是否适度和有效,将直接影响公司的长远生存和发展,如果处理不当将会使公司背上沉重的利息负担而大大减少税后收益,或者由于无法支付到期债务而破产。不过完全不举债的公司筹资结构也不是最好的,因为在扩张时期,由于债务资本的成本低于权益资本的成本,适当的利用债权融资的公司将获得比完全通过股市筹资的公司更强的扩张能力。
(3)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是指由于将资产变成现金方面的潜在困难而造成的投资者收益的不确定。一种股票在不做出大的价格让步的情况下卖出的困难越大,则拥有该种股票的流动性风险程度越大。在流通市场上交易的各种股票当中,流动性风险差异很大,有些股票极易脱手,市场可在与前一交易相同的价格水平上吸收大批量的该种股票交易。如美国的通用汽车公司、埃克森石油公司股票,每天成交成千上万手,表现出极大的流动性,这类股票,投资者可轻而易举地卖出,在价格上不引起任何波动。而另一些股票在投资者急着要将它们变现时,很难脱手,除非忍痛贱卖,在价格上做出很大牺牲。当投资者打算在一个没有什么买主的市场上将一种股票变现时,就会掉进流动性陷阱。
(4)操作性风险。操作风险纯粹是由于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操作不当所造成的风险。因为在同一证券市场上,对于同一种股票,不同投资者的操作结果有时截然不同,有的盈利而有的亏损,这与操作风险直接有关。操作风险主要来自于不同投资者的不同市场判断、不同投资决策和不同心理素质等多重原因。不断研究投资市场和培育良好心理素质是降低此风险的关键。
(二)股票投资风险的管理
股票投资风险管理的全过程,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股票投资风险的识别,即在实际的投资活动中根据种种社会经济、政治现象和市场情况,去发现风险;第二阶段,股票投资风险的评估,即运用各种方法,测定一定时期内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以及造成的损失程度;第三阶段,股票投资风险的控制,即采取各种方法防范风险,减少或抵补风险造成的损失。
1.股票投资风险的识别
(1)股票投资系统性风险的识别
股票投资中的系统性风险是由基本经济因素和政治因素的不确定性引起的,因而对系统性风险的识别就是对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宏观的经济状况和政治气候作出判断。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的变化中进行分析:①国民经济增长率。这是综合反映一国经济活动和经济景气循环状况的最概括、最重要的经济比率。②国内投资动向。经济增长率是一种事后指标,需待一个生产周期结束之后才能有确定的结果,而投资动向则更直接地反映当前的经济活动状况。国内投资动向可用国内投资总额、固定资产投资额以及新厂房和设备的投资额三项指标测定。③信贷资金供给。银行的信贷资金是社会资金总供给中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货币供应量和物价水平的重要因素,所以,对股票市场的供求和价格变动有重要影响。④消费资金与个人消费支出的变化。消费资金的增减和个人消费支出的变化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居民收入中用于消费的部分所占的比重,从而可以折算出居民储蓄资金的多少,进而计算出股票市场上个人投资的潜力及其对价格的影响。⑤利率与通货膨胀率。利率与通货膨胀率与投资收益之间的相关程度极高,在各种利率中,尤其应注意中央银行的贴现率。而考察通货膨胀率,主要有三个参照指标,即批发物价指数、消费物价指数与国民生产总值平均指数。⑥政府财政收支。政府财政状况可通过每年公布的预算与决算表反映出来,政府财政状况如果不好,不仅会导致国债收益下降,还会诱发通货膨胀,使整个经济状况恶化。
(2)股票投资非系统性风险的识别。股票投资非系统风险的识别主要包括:①企业因素分析与风险识别。企业因素的变动会给投资者构成股票投资风险,因而,投资者可从各种途径去详细了解企业的真实状况。一般来说,最简单的办法就是通过企业发布的各种文件去了解。②市场因素分析与风险识别。基本因素、企业因素的变动与股票投资风险之间的因果关系,可以通过各种宏观经济数据、报道、文件资料等反映出来,而市场因素变化与投资风险之间的关系就比较复杂了。但是,人们在实践中发现,这种关系可以从大量的统计数据变动的轨迹中得到验证,也就是说,借助技术分析方法,可以识别股票投资中的市场风险。
2.股票投资风险的评估
(1)股票投资风险的评估方法。股票投资风险评估的方法有多种多样,主要取决于评估的意图、评估对象和评估的条件。投资者可根据自己的情况作出选择,也可以综合运用多种方式来进行。目前比较常用的评估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专家调查法、经济计量评估法和财务指标评估法。这些方法在前面的投资风险衡量和评价中已有详细介绍。
(2)股票投资风险的评级。在实际投资活动中,投资者要对股票的投资风险进行准确评估是一种十分困难的事,因此,通常的做法是借助专职证券信誉评级机构对市场上发行和转让的有价证券风险评估的成果,评价自己感兴趣的那些证券的风险程度。股票的评级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目前全世界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美国标准-普尔公司的股票评级方法和台湾《经济日报》的评级方法。
3.股票投资风险的控制
(1)股票投资风险控制计划。股票投资风险控制计划与投资计划通常是合并在一起的。有了如何更多地赚取收益的计划,就有了如何更少地承受风险的方案。投资计划是实现风险控制目标的必要条件。现有的投资计划具体形式虽然很多,但大体上可以归为三类:①趋势投资计划。这是一种长期的投资计划,适用于长期投资者。这种投资计划认为投资者在一种市场趋势形成时,应保持自己的投资地位,待主要趋势逆转的讯号出现时,再改变投资地位,市场主要趋势不断变动,投资者可以顺势而动,以取得长期投资收益。②公式投资计划。这是一种按照定式投资的计划。它遵循减少风险、分散风险和转移风险等风险控制原则,利用不同种类股票的短期市场价格波动控制风险,获取收益。公式投资计划的特点可归纳为三个方面:第一,把资金分为两部分,即进取性投资和保护性投资。前者投资于价格波动比较大的股票,其收益率一般比较高,风险也比较大;后者投资于股价比较稳定的股票或投资基金,收益平稳,风险也比较低;第二,在两种资金之间确定一个恰当的比率,并随着股价的变化,按照定式对两者的比率进行调整,使两者的搭配能满足预期的收益水平和风险控制目标;第三,投资者根据市场价格水平的变化,机械地进行股票买卖活动。③保本或停损投资计划。保本或停损投资计划是投资者在股市前途莫测、股价动荡不定时,为了避免或减轻投资本金损失,遵循留置风险的原则所采取的一类投资计划。主要有两种具体形式:一是保本投资计划;另一是摊平投资计划。
(2)股票投资风险控制的基本措施。股票投资风险控制的基本措施包括:①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几乎所有的投资者在投资股市之前,总是认为自己会取得成功,然而,事实却往往并不遂人愿,这其中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投资者自我认识和评价上出现了偏差。要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关键是要客观地分析自己以下几方面的准确情况:一是投资动机;二是资金实力;三是股票投资知识和阅历;四是心理素质。②充分及时掌握各种股票信息。信息对股市的重要性就如同氧气对于人一般,充分及时掌握各种股票信息是投资成功的法宝。掌握信息的关键在于获取信息、分析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③培养市场感觉。所谓“市场感觉”是指投资者对股票市场上影响价格和投资收益的不确定因素的敏感程度以及正确判断这些因素变动方向的“灵感”。要培养良好的市场感觉,必须保持冷静的头脑,逐步积累经验并加以灵活运用,同时要有耐心,经常进行投资模拟试验。
(3)股票投资风险控制的技巧。股票投资风险控制的技巧主要包括:①技术分析法。所谓技术分析,是指投资者根据股票的市场价格和交易量变动的趋势及两者之间的联系,对市场未来行情作出预测,择机买卖股票以期免受价格下跌造成的损失并谋取投资收益,这种技能的主要依据是统计数据和图表。②投资组合法。这是最能体现分散风险原则的投资技巧。投资组合又称资产组合或资产搭配,是指投资者将资金同时投入收益、风险、期限都不相同的若干种资产上,借助资产多样化效应,分散单个资产风险进而减少所承受的投资总风险。③期货、期权交易。股票指数期货交易是一种新的金融交易品种,运用股票指数期货进行保值交易的话,可以为投资者大大地减少投资风险。
此文章是由会计继续教育网(www.kjzjxjy.com)收集和整理,部分文章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犯贵方版权,请与我们联系QQ 见网站底部,我们将及时处理!—— 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及原始链接,谢谢合作!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湖北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四川 | 重庆 | 贵州 | 云南 | 辽宁 | 吉林 | 广东 | 广西 |
上海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湖南 | 宁夏 | 海南 | 河南 | 黑龙江 | 西藏 | 陕西 | 青海 | 甘肃 | 新疆 | 内蒙古 | 深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