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湖北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四川 | 重庆 | 贵州 | 云南 | 辽宁 | 吉林 | 广东 | 广西 |
上海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湖南 | 宁夏 | 海南 | 河南 | 黑龙江 | 西藏 | 陕西 | 青海 | 甘肃 | 新疆 | 内蒙古 | 深圳 |
本篇文章由会计继续教育网整理推荐: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试行)讲解-2014北京国家会计学院继续教育讲义
《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试行)》讲解
讲师:王华
内 容
A.制度出台背景
B.制度主要变化
C.制度讲解重点
D.成本调研经验
E.制度发展前景
一、制度出台背景:制度迫切性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
·企业经营者只要做两件事,第一是销售,第二是控制成本,其他的都不要做。
我国制造业成本管理方面,停留在非常落后的层次。
·缺乏全面成本的概念,成本体系不完整。
·产品成本不清晰。产品盈利亏损不明,往往对成本动因分析不透彻,分配标准不科学。
·成本分析及控制技术方法落后,缺乏成本监控及考核手段。
适应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的需要
·会计信息在反倾销提起、反倾销调查和反倾销应诉过程中,起着基础性作用。
·产品成本的核算方法,是确定被调查产品倾销存在与否的重要依据。
一、制度出台背景:成本会计的重心由核算转变为参与决策
·从记帐工作 . . .到决策支持
·从低效率 . . .到高效率
一、制度出台背景:成本会计理念变化
传统成本管理
· 以产品生产过程为对象而进行的成本控制
事后成本管理
· 适应工业革命,所建立的以制造成本法(其特征是在生产过程结束后计算生产成本)为特征
事中成本管理
· 20世纪初,为适应泰罗科学管理,所建立的以标准成本法为特征
事前成本管理
· 二战后,为适应事前经营决策,所建立的以变动成本法为特征
一、制度出台背景:制度执行范围
第五十一条 小企业参照执行本制度。
·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小企业,应当执行本制度。
·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小企业,在进行产品成本核算时,可以参照执行本制度。
第五十二条 本制度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五十三条 执行本制度的企业不再执行《国营工业企业成本核算办法》。
案例:苹果炫目业绩秘密:成本控制之王
·美国政府目前已达14.29万亿美元负债上限,而账面上的“现钱”(现金加债券)只有738亿美元。苹果公司没有任何负债,现金达到762亿美元。
·在高科技企业中,苹果所花费的企业支出占公司总销售收入的比例非常小。苹果的“企业支出”主要包括该公司的销售成本、一般成本以及管理成本,三者在一起简称为“SGA成本”(Sales, general and administrative costs)。
·苹果的SGA成本与其营收的比例逐年稳步下降。
二、制度主要变化:成本制度的发展
1953年起到1992年,成本核算制度起步阶段
我国已初步建立起一套适应各个时期经济管理需要的成本核算制度,采取全部成本法核算产品成本。
·产品成本=制造成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1953年,财政部颁发了我国第一个成本核算制度《国营工业企业统一成本计算规程》,对成本计算做了详细规定,几乎没有涉及成本管理内容
·1957年,财政部起草《国营工业企业产品成本的计划和核算通则(草案)》,未能正式颁发
·1959年,财政部和国家计委联合颁发《关于国营工业企业生产要素、产品成本项目和成本核算的几项规定》,代表国家在宏观管理方面对企业成本核算提出一些基本要求
·1973年,财政部办法了《国营工业企业成本核算办法》,粗线条较简单
·1986年,财政部以财会字第85号文件颁发了《国营工业企业成本核算办法》,要求企业正确核算产品的实际成本
二、制度主要变化:成本制度的发展
1992年至2013年,成本制度完善阶段
1992年,我国会计具有历史意义的改革
·按照国际惯例采取制造成本法,即:
产品成本=制造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
·制造成本法作为一种普遍的核算办法,一直稳定使用至今。
·会计实务一直沿用至今的三大成本项目,即料、工、费。
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延续了该实践做法。
制造成本法优缺点:
·突出优点是,确认过程的规范与统一;符合财务会计的报告要求和税法的应纳税额的计算规定,保证与外部有效沟通
缺点是,以数量为基础作为成本动因来分配间接费用,在具体费用的确认上,无法分清与产品制造过程之间的关系
二、制度主要变化:成本制度的发展
2014年,成本会计制度向成本管理发展
·进一步完善产品成本核算制度规范
·建立一套各行业通用的产品成本核算规范,创新体现了成本核算服务于企业管理的理念
完全成本法下的成本流程
变动成本法下的成本流程
二、制度主要变化:制度总体变化
衔接两大体系。
·目前,企业会计标准体系基本建成并在大中小型企业全面实施
·管理会计体系已列为今后会计改革与发展的重点方向。
成本制度与企业会计标准体系保持了衔接
·有机整合了企业会计准则中关于产品成本核算的零散内容,还进一步规范了产品成本核算对象、产品成本核算项目和范围以及产品成本归集、分配和结转,建立了企业产品成本核算的操作性规范。
成本制度与管理会计体系建设进程保持了衔接
·突出体现了企业内部管理对产品成本核算多维度、多层次的需要
·明确规定企业应当根据内部管理要求确定成本核算对象、成本核算项目,并在此基础上对有关费用进行归集、分配和结转
·适度加入作业成本法等,为管理会计体系的建设迈出了坚实步伐。
实现三大突破。
一是建立制造业和非制造业企业统一适用的产品成本核算体系,兼顾制度的普遍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随着非制造业的比重日益扩大,以及现代企业集团多领域、跨行业的多元化发展趋势及其产品成本核算的日益复杂化,农业、采矿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信息传输业等非制造业的产品成本信息在企业管理中变得日益重要。
此文章是由会计继续教育网(www.kjzjxjy.com)收集和整理,部分文章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犯贵方版权,请与我们联系QQ 见网站底部,我们将及时处理!—— 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及原始链接,谢谢合作!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湖北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四川 | 重庆 | 贵州 | 云南 | 辽宁 | 吉林 | 广东 | 广西 |
上海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湖南 | 宁夏 | 海南 | 河南 | 黑龙江 | 西藏 | 陕西 | 青海 | 甘肃 | 新疆 | 内蒙古 | 深圳 |